脑瘫孩子出书演讲,母亲教科书式的育儿理念值
分类: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:2018-11-30 14:48 浏览次数:172
前几天无意中看到一个节目,开始是母亲在看,我现在看电视很少,基本也就没怎么在意电视上所演的内容。漫不经心的划着手机,直到听到主人公的声音----很特殊----说话慢,且吐字不是很清晰。出于好奇,我抬起了头,首先看到的就是一张为了说话而用力表达的脸。不知为什么,看到他努力讲话的样子,我突然觉得肃然起敬。
我耐心地听着:他是一个脑瘫儿,所有东西全部靠自学,现在已经出了好几部书了,而且为了宣传自己的书,为了去演讲,20年都没开口讲话的他,开始练习说话,把石头含在嘴里练习,每天练习七八个小时,常常是练得满口鲜血,终于达到现在的水平。
听到这里,我的敬佩之情更甚,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啊?这是怎样的一种信念!同时作为一个健全人,我又有一些羞愧,跟他相比,我们真的是枉费上帝给予我们健全的身体、灵活的大脑了,简直是在浪费生命。
这样一个成功的人,这样一个励志故事。让我更加好奇的是,什么样的力量让他变得如此的可敬----坚韧不拔,不向命运低头。是怎样的教育让他如此优秀----不畏逆境,乐观向上。
他伟大的母亲,从始至终,母亲从未放弃过他,他不认字,母亲就给他买书、买电脑让他自学。当他动摇的时候,母亲总是温柔的鼓励他,支持他。母亲的两句话深深打动了我,一句是:别人不给你机会,你就要自己创造机会。另一句是:别人可以看不起你,放弃你,但你自己绝对不可以放弃自己。
精神的震撼总是惊心动魄的。作为一个健全人,在无地自容的同时,更加深思的是我们平时对孩子的教育,我们的教育理念相比这位母亲的教育,是如此的轻飘飘。
大多数家长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给孩子上最好的学校,买好衣服,吃好吃的,这都无可厚非,爱子之心嘛。但是我们往往忽略了孩子最需要支撑的“精神世界”。现在问题孩子不少,网瘾、叛逆、离家出走、甚至校园暴力不等问题层出不穷。甚至如今的成年人,遇到困难就望而却步,遇到挫折就一蹶不振。他们的人生和上面的主人公相比,是如此的不堪一击。究其根本,还是缺少一种积极向上、锲而不舍的“信念”。这是为人父母最应该教给孩子的生存之本。
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,也是孩子终身的老师。言传身教,潜移默化,孩子就是父母的影子。我们给与孩子什么样的教育,孩子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。从小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、人生观,才能让他在成长的道路上少走弯路。才能成为一个对自己、对家人负责的人,对国家、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如今的社会,是物质极大丰富的社会,在孩子解决了衣食住行的同时,我们更多应该投入的是精神方面,或者说内心世界的教育。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,首先孩子要具有的就是自我保护意识,家长要在这方面加强教育。其次最重要的就是遇到逆境的心理建设。无论一个人,一个民族,信念和精神是前进和发展的动力,也是这个世界更加美好的催化剂。
我们给与孩子的爱,是否真的是他们所急切需要的呢?他们渴望的是我们的鼓励,是他们在遇到迷茫彷徨时,我们能做他们坚强的后盾。脑瘫孩子,在母亲教科书式的教育下,出书,去演讲,值得我们去深思。不仅要深思的是我们作为一个健全人和脑瘫孩子的差距,更值得深思的是,这样一个困难重重的母亲对孩子所付出的一切。
上一篇:日常护理小儿脑瘫的方法有哪些?
下一篇:少年痉挛型脑瘫饮食禁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