影响脑瘫宝宝康复有什么误区

分类: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:2020-05-05 13:42 浏览次数:171

  影响脑瘫宝宝康复有什么误区?当宝宝患上脑瘫,对家长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。无论是在经济上,还是在照顾难度上,都会给家庭不小压力。而因为不少家长对脑瘫存在误区,不仅直接影响着孩子的治疗干预、康复效果。更有甚者,直接导致了一些社会恶性事件。

影响脑瘫宝宝康复有什么误区

  很多人会有这样的认识,是因为对“脑瘫”的字面意思理解所致。它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姿势异常及运动障碍,脑瘫的孩子并不是都伴有智力低下。而相反,在生活中,我们看到不少脑瘫孩子非常优秀,他们坚韧不拔、刻苦学习,考上了985、211大学,是学习的榜样!

  脑瘫是一组持续存在的中枢性运动和姿势发育障碍、活动受限症候群。这种症候群是由于发育中的胎儿或婴幼儿脑部非进行性损伤所致。

  常伴有感觉、知觉、认知、交流和行为障碍,以及癫痫等共患病。

  抱有这样偏见的人也大有人在,尤其在贫穷落后的偏远地区,随随便便就扣下了“不治之症”的帽子。

  其实,脑瘫孩子经过科学的评估,专业的指导,早期干预,积极进行康复治疗,很多功能是能最大程度恢复的。

  一旦孩子有脑瘫的可能性,家长要注意科学系统严谨的筛查,在专业医院评估,避免误诊。

  在生活中,因为家长的不注意或不重视,错过孩子的黄金干预期,而终生肢体残疾的例子,数不胜数。

  临床实践证明:小宝宝出生后的2、3年,是脑发育的关键时期,具有较强的的可塑性,也是代偿恢复能力最强的时期。

  影响脑瘫宝宝康复有什么误区?如果能够早期干预,孩子能够得到针对性的改善,甚至接近同龄孩子。而延迟治疗越往后推移,康复难度越大,时间也花费更长...

上一篇:脑瘫会引起什么并发症

下一篇:早产儿脑瘫症状明显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