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诊断小儿脑瘫
分类:科普知识 发布时间:2022-06-09 10:44 浏览次数:173
如何诊断小儿脑瘫?家长盲目为脑瘫患儿就医无可厚非,但这样只会让孩子的病情更加严重。只有科学的医疗,才能更快的医疗。同时,就医的前提是选择好的诊断方法。只有诊断出病情,才能从根源上解决问题。
1、运动迟缓和异常(一般6个月的宝宝去医院)
1)左右肢体位置和动作明显不对称;
2)当你把头扭向一边时,可以看到紧张性颈部反射的效果;
3)仰卧位不能翻身;
4)俯卧位不能垂直抬颈;
5)俯卧位不能双手前伸(中间方向);
6)下肢除了屈伸协调姿势外,不做其他任何运动;
7)坐姿抬头,仍向后仰;
8)坐着的时候,拱背明显不愿意伸腿坐;
9)站立时不要踢腿;
10)站立时,髋关节易出现内收、内旋、足外翻、足尖,可视为异常。
2、异常姿势反射
除了异常的姿势反射,姿势反射(原始反射)在新生儿期仍然存在。如莫罗反射、不对称颈反射、直立反射、紧张性迷路反射和侧弯反射。
3、异常的肌肉紧张和病态的姿势
4~5个月的脑性瘫痪婴儿,可见到不适合改变姿势的病态姿势,如肌肉异常收缩,肌肉过度紧张、低紧张和摆动,肌肉收缩不协调的表现,如前臂自立时可抬头,下肢伸展、外展、外旋受限等异常姿势。
脑瘫患儿应该如何治疗?我们建议使用经颅磁刺激仪。它的工作原理是在头皮的特定部位轻拍一个绝缘线圈。当强电流通过线圈时,会产生相应的脉冲磁场。磁场会无衰减地穿透头皮和颅骨并产生感应电流,从而抑制或促进神经细胞的功能,进而诱发电生理和功能变化。当重复刺激时,我们称之为重复经颅磁刺激,或rTMS。
上一篇:脑瘫患儿早期有哪些表现?
下一篇:影响脑瘫治愈的原因有哪些?